k6-jk!u
因上期有事没能赶回,这次兼带着两期一起说说。 ~HV'KaO
D 927P0
显然,临近“五一”的两期相关主题的整版报道,想把改革开放30年的今昔巨变,浓缩到工人身上反映出来。平心而论,这个话题很难写。因为每年“五一”都要谈论这个话题,再谈,如果找不好角度则很难谈出新意,闹不好就会老话重说,大道理满天飞。 90H^%'`{
0BOdIT[c
然而,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见报后的报道从整体看,效果还不错。第一期“工人不再傻大黑粗”,主要从根植于人们脑海中、社会观念中对工人的印象着笔,通过一系列事实报道,来表现当今工人这一群体的知识化、技术化和智慧化。方恒伦等人的报道,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诠释了主题。 2 KZ@Cyi
h0hlj
]_p
第二期主题报道“工人‘转身’”,又落笔于30年改革开放给工人这个群体带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理想追求、婚恋生活等方面的转变,顾永强、李启恩等人的事实报道,也很好地诠释了主题。那么,5月话题的第三期,大家大概应该知道主题从哪方面用力了。 $&dUD/5&
GUoVaGg)Z
接下来我想与大家交流下稿件写法上存在的问题。 mIfA#v*o
OBt uf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前几次点评时我曾说过的大多数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好恶,谁能清楚的说出来?? Cx``yz}j3
TN)N
F)i<
对,大多数编辑对新闻稿件的好恶:第一:喜新厌旧;第二:喜短厌长。这里请大家记牢。然而,光记住这两点还远远不够。今天,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第三点:喜活厌死!!活,就是生动,文章结构、语言节奏、措辞造句等都具个性化、特色化。 W
grjzTY0\
@
4}H\
如果说喜新厌旧是针对稿件内容而言的,喜短厌长是针对稿件篇幅而言的,那么,喜活厌死就是针对稿件表现形式而言的。 i/GDS)u
K'BRELx
我想问一下大家,这期报道中的稿件,大家对哪篇稿件印象最深呢??为何对这篇稿件印象深呢??谁能说说?? U72,?+
c453GY< |